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我們所追求與失去的

 
為了追求所謂的經濟發展,我們究竟失去了多少的東西?

近來我們看到了許多負面的消息,整個台灣的社會呈現非常強烈的負能量,這些負能量讓整個台灣社會走得踉蹌,舊的產業思維持續運作至今,許多的產業都不去尋求改變,而是在各種可能的地方找尋COST DOWN的管道,搞得台灣出現薪資結構低落,工時不合理以及努力與所得不成正比等等的問題。

除了人事成本極盡可能的刪減外,許多的工廠COST DOWN的魔手則直接伸向了污水、廢棄物以及廢氣的處理環節,藉由犧牲環境的健康,讓未處理或應處理的事業污染直接排放至環境中,藉以換得工廠的實際獲益。加上政府的查緝不力及為了檯面上經濟以及GDP的成長,多少都對這些問題姑息,甚至成為共犯結構,使得台灣環境遭受極大的破壞。

由於罰責極輕,對於許多工廠來說根本無關痛癢,直接把罰款納入成本,因為處理那些偷排的廢水或廢棄物,所需要負擔的成本更高,以工業污水處理來講,偷偷排放污水這樣的事件其實都不是新聞了,各種如埋放暗管、抽地下水直接稀釋、下雨天排放甚至是直接打深井將污水打入地下水層中的方式,為了就是節省成本與規避查緝,有許多的河川以及土地,就在廠商的不負責任以及政府的監控不當,遭受嚴重的污染,從經濟起飛開始至今,我們有多少的土地與河川就因為廠商的無良以及政府的無能,因著被污染而淪陷。


一小段的大園_20121019_14447
桃園觀音工業區排放的污水染黑了海岸(20121019 桃園觀音工業區海岸)

台灣究竟有多少土地可以這樣被破壞?要知道,要破壞一個美好的環境,不用太多時間,然而要把被污染的環境整頓好,並且恢復原貌,所需要的時間、代價以及社會成本卻是難以估計。只是只懂得拼經濟的政府卻遲遲未能提出完整的配套方案,來杜絕污染的發生以及維護我們生存環境的健康,只會在有人檢舉或是爆料污染後,才來進行責任的追究,等等!若發現污染不是應該先進行防止污染擴散的緊急處理嗎?沒這回事,從很多的案例來看,由於污染的處置所需要的經費極高,通常地方政府並沒有能力攬下來進行,只能委請檢調好好"調查",追出元兇來負責清運,只是元兇如果這麼好查緝就好,通常都是石沉大海,以至於大多數的污染物都只能在原地擱置,嚴重污染和威脅週邊的土地。

以林益世的案例來看,社會大眾都只在意他污了多少錢、究竟會被判幾年的刑期,以及到底有多少內幕等等八卦的情事,但究竟有多少人會在意那些被違法堆置廢爐渣至今如何了,至少今年4月的新聞顯示那些林益世一案中四處堆置於農田中的爐渣,一樣沒有被妥善的處置和清運,持續有污染鄰近區域農地的疑慮,這些和我們生活以及農作物安全息息相關的議題,反而很少人會在意;而竹北海岸的有毒廢棄物(http://goo.gl/S9ODZ),被揭露已經超過3年以上了,至今仍無人清運,已經有不知道多少的污染物,隨著颱風的大浪,捲進了海洋裡頭使得污染持續擴大;還有那些原本用來供給農作物的農地被用來買賣土方,然後再將有毒廢棄物回填等等的已經不是新的新聞(請參考昨天最新的新聞http://goo.gl/kRGld);抑或是工廠趁颱風天偷排廢水而讓河川變色的新聞(http://goo.gl/FZVMw),只是這些恐怕都只是冰山一角。


鳳鼻頭這一段_20121014_12785
被揭露近3年的有毒海岸至今仍未見清除(20121014 新竹觀音鼻隧道旁海岸)

伸港至台中港_20120930_9064
以各類廢棄物和赤紅色不明土壤填出來的海堤(20120930 大肚溪口南岸漁塭堤)

說來沮喪,我們痛恨這些無良工廠污染環境惡行,然而我們卻是這些無良工廠的共犯,因著我們享受便利與追求時尚而衍生出的過度消費,大多數的工廠得以日以繼夜的運作,整個社會的氛圍呈現薪資低落但仍大量消費以及過度浪費的奇怪氛圍,商品被設計的不再像過去一樣耐用,而且就算沒壞,也可能因為不夠時尚或跟不上科技的進步,而被有意無意的打入冷宮甚至丟棄,為了讓這樣的消費行為能持續,商品的價格就必須盡量壓低,結果就是讓工廠更加想要從各種層面來將成本COST DOWN,惡性循環下各種社會以及環境議題就開始一一浮出檯面,而最先被犧牲的就是我們賴以維生的環境,結果我們追求,然後失去賴以維生的未來。


觀音工業區_20121018_13998
趁清晨排放大量黑色污水的排水道(20121019 桃園觀音工業區)

台西至麥寮_20120921_7248
我們對於塑膠的超量需求,是這些石化工廠得以不斷運作的主要支持者(20120921 雲林六輕)

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今天,我相信很多人都多少有環保的概念,然而知道歸知道,意識與行為是否能完美連結又是另外一回事,這不是指責,而是希望大家能反思,當我們在訴求環保、責備無良工廠和政府以及訴求廢核時,我們似乎必須先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生活方式,看看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否過於浪費?是否還在使用那些一點也不環保的一次性塑膠產品?我們是否過度消費,購買太多不是生活"必須"的產品?也唯有改變生活的習慣與態度,我們才能減緩對於環境的過度利用與破壞,別說一個人的力量很小,當你不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時候,一個人能省下來的塑膠袋、飲料杯、寶特瓶、衛生餐具等等一次性塑膠,數量可頗驚人(相關議題請參考http://goo.gl/AwBas),減少消費也能避免無謂的浪費,所以從自己改變起,然後影響更多人吧,就像心念的種子一樣,種下一個種子,讓它長成大樹然後再把無數的種子傳遞到其他人心中,如果我們再不改變,原本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後會因為失去我們賴以維生的大地,而被這樣的生活反過頭咬一口,我們就快埋葬我們的未來。


觀音至樹林國小_20121017_13721
我們過度的依賴塑膠以及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讓我們的海岸成了這幅模樣(20121019 觀音海水浴場南側海岸)


延伸閱讀
東西的故事
http://www.taiwanwatch.org.tw/drupal/node/749
我們能怎麼做
http://www.taiwanwatch.org.tw/sos/anotherway.htm
少就是多
http://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41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